「自然體」- 在自然與非自然之間 聯展 The Nature Body: Between the Normal and the Uncanny Group exhibition
本文擷取自藝廊 —— 日帝藝術Helios Gallery 的FB粉絲專頁。
展覽資訊:
日帝藝術11月份的檔期,在藝術家黃彥超的推薦下,結識了一群「掀牆藝術聚落」的優秀藝術家,進而籌組了這檔展覽,並在開幕暨座談會當天,榮幸邀請到胡永芬老師來擔任與談人嘉賓,還有2星期正式開展。
展期:2022年 11.02-11.26
開幕:2022年 11.05 14:00
座談會:2022年 11.05 15:00-16:30
座談會嘉賓:胡永芬老師
展出藝術家:黃彥超、陳奎延、黃俊郎、林芷帆、鐘翊綺、吳柏賢。
創作常常在面對如何構成畫面的景,伴隨著是如何尋找創作中的對象物。
而這一切常常是介於自然與非自然之間。在數位媒介時代當中,檢視心中所屬的自然。
這次在日帝藝術的聯展,也是掀牆藝術聚落的團隊夥伴,用不同的媒材,試圖去拼湊各自理解的自然範圍。
試圖給出不同的定義以及世代的觀察。過往我們常常在許多藝術展演中看見這個非常本質思辨的展覽命題,看似大家都能針對這個題材作文章的同時,回看這個展覽,究竟有什麼共通之處,並試著在後續的展覽提出有趣的發現。
鐘翊綺(手臂)
作者持續耕耘版畫,作為媒介的主力。本次展出提出刻印-關於窗景內外兩處的模糊中介。植物的生長像是宣示各自領地,與製版壓印所產生的觸覺紋理相呼應。
本次也是作者深造從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院返台,首次在台藝廊的發表。
黃俊郎(阿郎)
這次的創作有別以往佔據畫布的巨大臉龐。反而用一種儀式性的方式先讓三塊鐵板放置在深山上任其自然腐朽,再者將刮刀鐵片破壞表面肌理質地,像是再製一個陌生的情感記憶連結,彷彿是作者與自然訊號的加密程式。
近期參與創作歌手周杰倫「最偉大的作品」歌曲作詞。歌詞裡回顧許多經典藝術家與各時期重要畫派。
陳奎延
作者數年前,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待在加拿大求學藝術,當時有許多行為的創作發表。當返回台灣後,他提及反而繪畫的創作狀態才貼切自己。有趣的是他常在他繪製的自然中介入不同姿態的身體形象。回應像是夢、又像意識一層層覆蓋通往心靈深處的書寫描繪。作者宣稱這次展出的是~「生死夢」系列。
黃彥超
與幾位創作好友共創「掀牆」藝術聚落團隊。作者喜歡透過不同的主題、生命階段,來想像差異的身體感這個命題文本。已經許久沒有在銷售藝廊展出,本次透過回看過去幾個慾望肉身形式載體題目,有雕塑物對應魅域空間。再將近期駐村支亞干部落的感官感覺拉出,與過去作品相呼應,希望在這個展覽給出一些不自然的面向。
吳柏賢
從-「夜晚不夠黑白天不夠光」到之前在掀牆舉辦的個展「熠熠翳翳」到2.0版本的「熠翳踽踽」。作品像是描述一個人行走,面對光的捕捉與光的移動。也像是試圖封存生命一些片段,並將那個繪畫場景凍結。而將這個標本化的自然視為檔案,竟有些許的失真。作者將自己情感也繪製其中。像是一種情感的失語,也似另類劇場景觀。
林芷帆
當共同想這次的展名。作者曾提出-兩儀生四象,非常貼切反應作者常給出視覺樣貌。一種像在對抗自然,所衍生的自體演化,又像是基因突變。作者另一個身分是專業舞者,常在思索如何讓創作與制式的舞步動作產生漣漪。我們可以從她的作品中試著感受作者自編、自導、自演與不自然的黑幕「黑空間」。其作品語言透露的政治性,像是對於自我意識的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