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學系很榮幸邀請到丁若恬學姐進行訪談,若恬學姊分享了她對動畫製作的獨特見解和寶貴經驗,讓我們一起聽聽她是如何從對畫畫的熱愛蛻變成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動畫師,以及她的日常工作生活是怎樣的。丁若恬學姐於本系畢業後,便到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構想學科映像寫真大學院深造,取得碩士學位,目前正服務於日本science saru動畫製作公司擔任2D動畫師(近期參與作品:四疊半時光機藍調)。
個人學經歷 :
2017 臺北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學士
2022 武藏野美術大學 造型構想學部 映像學科 大學院 同年畢業制作 優秀作品賞
2022 動畫公司science saru 入社
平時的創作風格和靈感來源?
我平常很喜歡發呆,或者東想西想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常常抓住這些小念頭,去探究它們背後的意義,或者發想一些故事。我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很多感受,有時會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然後利用帶有符號性的圖畫抒發自己的內在世界,這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情感梳理,甚至可以說是排毒。
有時候腦袋裡會突然出現一些模糊難抓的感受或想法,用文字捕捉總是有落差,所以我覺得插畫和漫畫是最精準的表達方式。因為這些內容都很私人,直接表達會讓我感到害羞,用符號藏起我想說的話,會讓我有種躲在被子裡的安全感。
當初選擇就讀視藝系的原因?在大學期間最難以忘懷的畫面?
從小時候開始,一旦手握筆尖,我就能進入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時光屋,專注於紙上的畫圖,忘卻了時間的流逝。這樣的情景伴隨我成長,無論是上課、下課,甚至在睡前或段考前,我總是不斷地揮灑著筆墨。這種對於繪畫的熱愛,自然地引導我選擇了美術相關學系就讀大學。
和朋友們一起在教室裡聊天、創作的那些日子,真的是太值得懷念了。放學後,常常跟陶藝組的朋友們留在學校工作室,一起忙碌地做作品,有時候甚至連週末也會去工作室顧窯。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很辛苦,但是回想起來,腦海裡都是一起開心聊天、搞笑捏陶拉胚的畫面。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完成了作業後,大家一起去吃小吃、喝手搖杯,聊著各種無所謂的小事情。有時候如果沒有課,我們還會一起去附近看電影。離開大學後去了日本留學工作,但無論是食物還是大學生活的回憶,都像是閃閃發光的星星,遙不可及卻總是令人難忘。
您平常從事的動畫製作流程是怎樣的?可以談談您每天的工作日常嗎?
雖然我的職位是動畫師,但有時也會進行美術設定和場景開發。主要工作是畫原畫,基本上就是沒日沒夜地畫圖,非常需要毅力。此外,還需要和演出及導演開會,根據他們的想法和資料進行創作。找到動畫師個人風格和導演意圖之間的平衡是個挑戰,但這也是動畫師的基本工作,我還在努力摸索中。
在動畫製作中,您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是什麼驅使您繼續從事這個行業?
動畫師是賦予角色生命的工作,每次看到自己畫的角色動起來的時都覺得很感動。即便在成品前,會需要好多次的資料收集和試行錯誤,還有好幾次的自我質疑跟拉扯,但是看到自己畫的東西最後照著自己理想的模樣動起來時,不管幾次都很讓人興奮。
對於想要成為動畫師的學弟妹,學姊有什麼建議或者是學習資源推薦嗎?
生活即教材,就是看要怎麼運用和留意。
我建議多練習動作素描,並學習人體肌肉解剖和透視。研究人體解剖後,你會發現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有趣事物,例如關節的運動模式、坐下時大腿肌肉的斷面、頭蓋骨的形狀以及眼窩和下顎上顎的連接。我以前會找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段,一幀一幀地研究。在家看電影時,看到喜歡的鏡頭會按暫停,模寫運鏡手法或記下動作細節。現在,我會在坐電車時偷偷觀察大家放鬆的樣子,甚至在海邊盯著浪花拍打的模樣。
如果想要了解動畫基本原理的話,可以去看被譽為動畫聖經的『動畫基礎技法』,日文的話可以看『アニメの本』、『アニメーションの基礎知識大百科』等等…坊間有很多書都可以參考!
最後…學姊想說 :
「如果原本做起來很開心投入的事,卻越做越痛苦,越做越煩惱的時候,就是你正在步往專業道路的象徵。」這是我留學時教授對我說的一句話。
不忘記初心,保持謙虛和韌性好奇。多多和身邊的同伴及戰友交流,相信不管這條路有多遠,走起來有多崎嶇,有大家一起奮鬥的話就不會孤單。
成長的幅度不是一條直上升的曲線,而是有許多斷面的階梯。雖然無法隨時感覺到自己的成長會很讓人沮喪,但持續努力,踏穩每一步的話,視野會越來越遼闊清晰!